一、日常維護
1、清潔規范
及時清洗:每次使用后立即清除釜內殘留物,優先選用與反應物相溶的溶劑初步沖洗,再用去離子水或蒸餾水徹底清洗。
頑固污漬處理:可用稀酸/堿溶液浸泡(避免氫氟酸等強腐蝕劑),或采用階梯式溶劑清洗(如氯仿→丙酮→乙醇→水)溶解未知殘留物。
器具選擇:使用軟布或柔和刷具清潔玻璃表面,禁用尖銳工具以免刮傷。
2、部件檢查與保養
玻璃部件:定期檢查釜體、接口、閥門等處有無裂紋、劃痕,輕微損傷需及時修復或更換。
密封系統:
攪拌軸密封圈定期拆卸清潔,涂抹真空脂保持潤滑,防止泄漏。
聚四氟乙烯開關勿過度擰緊,停機后需松動避免變形。
攪拌系統:檢查攪拌槳是否變形、異響,定期添加潤滑油確保運轉順暢。
3、操作環境管理
存放時避免撞擊、潮濕環境,覆蓋防塵罩。
保持冷凝器翅片清潔,定期沖洗防水垢(避免長時間沖洗)。
二、關鍵組件專項維護
1、電熱套保養(如配備)
斷電冷卻后擦拭表面污漬,嚴禁液體直接沖洗。
定期檢查加熱元件及溫控傳感器精度,校準異常讀數。
2、真空與密封系統
接口處定期涂抹凡士林或真空脂,防止玻璃“咬死”和漏氣。
真空保壓測試:安裝后或檢修完畢需進行30分鐘保壓檢測,確認無泄漏。
3、閥門與管路
緩慢轉動閥門桿確保密封面貼合,清理閥內雜物防止堵塞。
檢查管路連接處氣密性,及時更換老化密封件。
三、安全操作與定期檢修
1、操作規范
物料容積不超過公稱容量,禁止空罐加熱或投入金屬塊。
開機順序:先啟動電源,攪拌由低速漸升至設定值;停機時待攪拌完全停止再斷電。
2、定期檢修
機械系統:每季度檢查減速機潤滑油狀態,及時補充或更換。
電氣安全:定期驗證過溫保護、干燒報警等安全功能有效性。
全面檢測:每年對安全閥、壓力表進行校驗,清理夾套及換熱管路。
四、特殊工況處理
1、高黏度乳化殘留:采用高壓水射流配合三維清洗噴頭,實現清潔(適用于大型釜體)。
2、生物/食品級應用:清洗后需高溫蒸汽滅菌或消毒劑處理,避免交叉污染。
注:乳化反應因物料黏度高、易殘留,需更頻繁的攪拌系統維護與密封檢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