技術文章
生物發酵罐的在線監測傳感器選型與布置需兼顧測量精度、可靠性、滅菌兼容性及工藝需求,不同參數的傳感器選擇和安裝要點如下:
一、pH傳感器
選型原則
- 電極類型:優先選復合pH電極(玻璃電極+參比電極集成),耐受高溫滅菌(121℃濕熱滅菌),需具備自動溫度補償功能(內置溫度探頭)。
- 材質與結構:電極外殼用316L不銹鋼或PEEK材質,耐腐蝕性強;流通式設計適用于高粘度發酵液(如真菌發酵),減少菌絲纏繞。
- 精度要求:測量范圍0–14 pH,精度±0.05 pH,響應時間<30秒,滿足實時調控需求。
布置要點
- 安裝位置:
- 罐體側壁切線方向插入,距攪拌槳上方0.2–0.5米處,避開渦流區和機械攪拌直接沖擊,確保電極接觸均勻混合的發酵液。
- 若罐內有擋板,電極應位于擋板與攪拌槳之間的流體主流道上,避免貼壁安裝導致測量滯后。
- 滅菌保護:采用帶蒸汽滅菌接口的衛生型法蘭(如DIN 11864標準),滅菌時通入蒸汽對電極外部滅菌,避免污染。
二、溶解氧(DO)傳感器
選型原則
- 測量原理:
- 極譜法:適用于需氧發酵(如細菌、酵母培養),需定期更換電解液和膜片,對硫化物等干擾敏感。
- 熒光法:新型光學傳感器,無電解液消耗,抗干擾能力強(如抗消泡劑、培養基成分),適合長期連續監測(如發酵周期>100小時)。
- 響應特性:90%響應時間<60秒,耐滅菌溫度130℃,耐壓0.3–0.5 MPa(適應帶壓發酵)。
布置要點
- 安裝位置:
- 靠近攪拌槳下游的高剪切區域(如渦輪槳后方),此處氣液混合劇烈,DO測量更能反映真實溶氧水平。
- 若罐體分層明顯(如真菌發酵液粘度高),可在不同高度安裝多支DO電極(如上部、中部、底部),監測溶氧梯度。
- 避免氣泡附著:電極前端需加裝防氣泡罩(如多孔不銹鋼篩網),防止上升氣泡附著在膜表面導致假高值。
三、溫度傳感器
選型原則
- 類型:首-選Pt100熱電阻(精度±0.1℃),信號穩定性優于熱電偶,適合發酵罐的中低溫環境(0–150℃)。
- 結構:衛生型套管式設計(316L不銹鋼材質),便于快速拆卸校準,套管內部填充導熱油增強傳熱效率。
布置要點
- 安裝位置:
- 罐體軸向中點高度,插入發酵液深度為管徑的3–5倍,避開攪拌槳直接沖擊區域(防止機械磨損)。
- 若采用夾套或盤管換熱,溫度傳感器應位于換熱介質出口側的對側,確保測量的是罐內主體溫度而非局部熱點。
- 滅菌注意:套管需能承受蒸汽滅菌,連接處采用焊接或卡箍密封,避免滅菌時冷凝水滲入影響精度。
四、液位傳感器
選型原則
- 類型選擇:
- 靜壓式:利用壓力變送器測量液體靜壓(P=ρgh),適用于清潔液體或低粘度發酵液,需定期校準零點(考慮培養基密度變化)。
- 雷達式:高頻電磁波測量,不受泡沫、粘度影響,適合高泡發酵(如酵母產酒精)或含固形物的發酵液(如真菌菌絲體)。
- 電容式:通過電極間電容變化監測液位,需注意發酵液電導率變化(如添加電解質時)可能干擾信號。
布置要點
- 安裝位置:
- 靜壓式傳感器安裝于罐體底部側面,避開出料口和攪拌槳渦流區,防止湍流導致壓力波動誤測。
- 雷達式傳感器需垂直安裝于罐頂,確保波束路徑無障礙物(如攪拌軸、擋板),天線材質選用聚四氟乙烯(PTFE),耐化學腐蝕。
- 泡沫補償:對易起泡的發酵(如細菌培養),可在液位傳感器旁安裝獨立的泡沫電極(如電容式),當泡沫觸及電極時觸發消泡動作,避免誤判真實液位。
五、壓力傳感器
選型原則
- 類型:選用隔膜式壓力變送器,隔膜材質為316L不銹鋼或哈氏合金,耐發酵液腐蝕;測量范圍0–0.6 MPa(涵蓋大多數需氧發酵的正壓需求)。
- 精度:±0.25%FS(滿量程誤差),響應時間<100毫秒,滿足快速壓力波動監測(如通氣量突變時)。
布置要點
- 安裝位置:
- 罐頂中央或側面氣相空間,遠離通氣口和攪拌槳上方的湍流區域,避免液體飛濺進入傳感器(可加裝防濺擋板)。
- 若發酵過程需負壓操作(如真空消泡),需選用雙向壓力傳感器(-0.1–0.5 MPa),安裝位置同上,確保密封性能。
- 滅菌與校準:傳感器前端管路需能通過蒸汽滅菌(如設置蒸汽旁路),定期用標準壓力源(如活塞式壓力計)校準零點和量程。
六、通用設計要點
1. 滅菌兼容性:所有傳感器需通過SIP(在線滅菌)驗證,接口符合3A衛生標準,避免滅菌死角(如傳感器與罐體連接處的死角長度≤2D,D為管徑)。
2. 抗干擾與布線:傳感器信號電纜需用屏蔽雙絞線,遠離動力電纜(如攪拌電機線路),采用4–20 mA模擬信號或數字信號(如Modbus協議)傳輸,減少信號衰減。
3. 冗余與校準:關鍵參數(如pH、DO)可設置雙傳感器冗余,便于在線切換校準;定期(如每批次發酵前)用標準液校準電極(如pH緩沖液、空氣飽和水校準DO)。
4. 防黏附與清洗:傳感器探頭表面需電拋光處理(粗糙度Ra≤0.8 μm),或采用涂層(如聚四氟乙烯)減少培養基成分黏附;可集成CIP(在線清洗)管路,定期用酸堿液沖洗探頭。
七、典型微生物的特殊需求
- 細菌發酵(如大腸桿菌):需高頻率監測DO和pH,傳感器布置側重攪拌槳附近的高傳氧區域,避免泡沫影響液位測量。
- 真菌發酵(如青霉菌):高粘度發酵液易堵塞靜壓式液位傳感器,優先選雷達式;DO傳感器需防菌絲纏繞,可采用可旋轉清洗刷(如自動刮刀裝置)。
- 酵母發酵(如釀酒酵母):厭氧階段需監測罐內壓力(防止爆罐),壓力傳感器精度需提高至±0.1%FS;泡沫控制需求高,液位傳感器需搭配獨立泡沫檢測電極。
傳感器選型需以“精準測量、耐受滅菌、易維護"為核心,布置時需結合流體力學特性(如攪拌流場、氣泡分布)和微生物代謝特點,確保監測數據真實反映發酵狀態。
實際應用中,可通過傳感器集成的智能診斷功能(如電極斜率監測、壓力變送器膜片破損預警)提前發現故障,結合SCADA系統實現多參數聯動控制(如DO與通氣量、pH與補料速率的串級調節),提升發酵過程自動化水平。